张家港市捷梯职业培训学校

主营:苏州职业培训,苏州叉车培训,苏州挖掘机培训

免费店铺在线升级

联系方式
  • 公司: 张家港市捷梯职业培训学校
  • 地址: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曼巴特写字楼14楼1401-1408
  • 联系: 冯老师
  • 手机: 15572065720
  • 一键开店

张家港法语培训,法国文化的三不”

2020-08-23 11:23:14  293次浏览 次浏览
价 格:9

张家港法语培训_法国文化的“三不”

法国

不浪漫

赴法之前,如果有人让我用两个字形容法国或法国人,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给出一个相当大众的答案——浪漫。当法国CELA的面签官问我同样的问题时,我给出的答案也是浪漫。

每当法国朋友听到“浪漫”这个词时,都会不屑地耸耸肩,觉得自己以及自己的国家与浪漫并非对等。我想这主要在于我们与法国人对浪漫的理解不同。我们把浪漫理解为满含激情或细水长流的情感,或是突如其来的惊喜和生活中偶然的小情趣。而对法国人来说,他们的浪漫更多体现在对生活品质近乎苛刻的追求上。

我经常收到邀请去法国朋友的家中做客,无论是依靠低保生活的普通家庭,或是生活水平较优越的中产阶级家庭,抑或是经济实力相当雄厚的富豪家庭,他们的家都布置得精致无比。每一个角落都经过主人精心装饰,没有一个细节是马虎的。他们可能不会花几万块钱去买一个爱马仕的BIRKIN包,但却不介意斥巨资购置优质的家居用品。对于他们而言,真正的浪漫和奢华在于拥有一个浪漫、温馨又精致的家。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在家中享受自己的私人空间。

法国女人亦是精致而令人难忘的。她们通常不会浓妆艳抹,而是一身素黑或是深色衣服,品质不凡的珠宝首饰仅仅是点缀。即便是满头银发的法国女人也会一丝不苟地装饰自己。对于她们来说,浪漫即是对自己无论何时何地的精心装扮。

住在法国南部时,我的邻居是个法国老太太,她满头银发,每天都穿不同款式的素色衣服,戴着精致的珍珠耳环,发髻永远都梳理得一丝不苟。她特别喜欢中国。因为在改革开放前,她曾经在中国待过一段时间,她非常怀念那段时光。后来,我受邀去她家里做客,一进家门我便呆住了。我想那时的感觉只能用“震撼”两个字来形容。她的家里并不奢华,但设计得当,摆设相当讲究。房间的每个角落都摆着绿色的盆栽,客厅中央悬挂着水晶吊灯。温暖的壁炉上摆满了家人的各种合影,有在埃及、冰岛、越南等各地的旅行照片。厨房里的餐具闪闪发光,除了烤箱里羊排散发出的香味儿,家中四处飘散着淡淡的花香。屋内随处散落着各类书籍,零散却不凌乱。用餐时的器皿也非常考究,头盘、主盘、甜品、酒类都有专门的一套用具。像这样在家用餐,完全可以和在米其林星级餐厅用餐相媲美。看看她的家,再看看我那无处下脚的公寓,自己每天所谓的“光鲜亮丽”似乎顿然失色。

后我理解了,法国人并非不浪漫,只是与我们理解的浪漫截然不同,不是街头旁若无人的拥吻或千朵玫瑰的花海,而是对精致生活的无限追求。

法国

不排外

网上各种论坛文章中总是会提到中国学生在法国被歧视的事件,特别是近几年中国游客在巴黎街头纷纷遭抢劫,更是弄得大家人心惶惶。每次看到类似的报道,我都觉得很无奈。我在法国生活了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短的时间,期间的确遇到过不太友好的法国人。可是如果按概率来统计的话,我觉得真正排外的法国人可能连10%都不到,其余90%的法国人都是非常友好的,这其中还不乏有很多喜爱中国文化的法国友人。那为什么会出现关于法国排外的很多负面报道呢?其实这跟文化差异、语言障碍等问题是分不开的。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文化,就像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性格一样。法国人是慢热的、害羞的,他们不会轻易接纳外来的文化,但是一旦给他们机会去了解、去体会,他们会成为你一生的朋友。

记得刚到法国读书的时候,我和班里的同学都不熟悉,每到小组讨论我都非常头疼。看着法国同学总是成群结队在一起,而自己却是形单影只,我当时觉得法国人真是“排外”,心里一直纳闷:难道他们就这么嫌弃我吗?

有一次,上市场营销课,老师让我们分组完成任务,他把我和另外四个法国同学分到了一组。这四个同学只是对我微微一笑,便旁若无“我”地讨论起问题来。这种被自动屏蔽的感觉让我气不打一处来,真想愤然离席。可是班里有这么多同学在场,而且还有老师,我这么做未免有失风度。于是我一边压着脾气,一边思考对策。这时恰好要对比亚洲市场的一些数据,做背景调查。他们从未去过亚洲,根本不了解亚洲市场的情况,所以讨论陷入了僵局。我把握住机会,开始了我的“高谈阔论”。一开始他们对我说的话将信将疑,后来我把自己在网上查到的各种数据翻译出来给他们看,并给他们解释亚洲市场特有的情况和问题,他们才开始接纳我的意见,并和我一起讨论问题。我终于从一个局外人变成了参与者。后,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小组的报告得了的分数。以前,下课后我一直都是自己默默地走出教室,这次他们则主动邀请我一起去参加聚会,我很爽快地答应了。

聚会时,我们一起吃饭、聊天、唱歌,我认识了很多朋友。法国同学对中国充满了好奇,问了我很多问题。他们问我北京什么样,上海什么样,问我有没有穿过旗袍,是不是会吃狗肉。有些问题的确会让我感觉有点尴尬,但这也让我理解了一件事情:他们并不是排斥我,而是不知道如何与我相处。他们有很多问题,却不知道问这些问题会不会冒犯到我。他们小心翼翼地观察我,希望可以得到一个机会去认识我、了解我和我的国家。我不介意回答所有的问题,即使有些问题我们会有异议,但是沟通本来就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,我很享受这种真实的交流。

回国后,我每年都要接待之前在法国认识的朋友。他们来北京旅行,总会拉上我给他们当导游,他们兴奋的样子让我想起了自己初到法国时的情景,觉得什么都新鲜,什么都好玩,什么都很特别。刚到法国时,也有同学问我:“中国有白糖和面粉吗?”其实,这并不是歧视,他们是真的不了解,但是又很渴望去了解。有些同学会本能地觉得这是瞧不起,这是歧视,但是很多法国同学可能连巴黎都没有去过,他们从小生活在乡村,出国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山区的孩子来首都是一个道理。他们恐惧但又充满期待,因为那是一片未知的世界。我们的黑头发、黑眼睛、黄皮肤是那么不一样,我们国家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法国对于很多中国同学那样神秘。我们需要用开放的心态去介绍自己和中国的文化。所以,我觉得留学除了学习知识,拿到一纸文凭外,传播文化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是应该做的事情。

法国

不傲慢

法国的国家格言是“平等、自由、博爱”,而这其中“自由”一词对于法国人的意义完全可以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箴言诗《自由与爱情》来概括:“生命诚可贵,爱情价更高。若为自由故,两者皆可抛。”法国是个极为重视自由的国家,因为这些法国人多少有些散漫。他们随性,有时候显得无组织、无纪律。他们喜欢一样东西会喜欢得很彻底,不喜欢一样东西时也会毫不掩饰地表现自己的不屑。因此,有些人认为法国人很傲慢。但其实,我所认识的法国人并不真的傲慢。他们以自己的母语为傲,以自己的国家为傲,把这份热爱表达得更加,所以可能会被误解为傲慢。

一次,在法国参加聚会时,朋友的叔叔和我聊起了天。他对我竖起大拇指,指了指他的拇指告诉我:“C’est la France.”(这是法国。)之后,他把拇指朝下,又指了指他的拇指告诉我:“C’est la Chine.”(这是中国。)听他这样说,我有点不悦,但并未马上反驳,只是笑了笑。后来我们聊起了法国的历史,从高卢文化聊到法国大革命,又聊到了法兰西共和国。我赞扬了法国文化。之后我又跟他聊中国的历史:唐朝的强盛、清政府的懦弱、近现代的屈辱史和新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绩。聊着聊着,他拍拍我的肩膀,把原本倒置的大拇指正了过来,对我说:“Bravo, la Chine!”(中国真棒!)我们举杯共饮,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。如果我把这位叔叔的行为理解为傲慢或是上升到种族歧视的层面,可能我就失去了一个与人沟通交流、介绍中国文化的好机会。

法国人十分热爱自己的文化和国家,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,这种想法表现在行为上就成了别人眼里的傲慢。其实这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小孩子们之间的对话:“你的玩具不好,我的!我不要你的破玩具!”这可以理解为傲慢吗?其实这里面多多少少包含了一些童真和可爱。随着赴法留学队伍的逐渐庞大,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把中国文化带到法国,让法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,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。

法语里有个词叫le stéréotype,意为“陈词滥调,刻板”,往往指那些广为流传却不一定真实的偏见。对于某个国家、民族或个人,我们会听到很多以讹传讹的言论,而其真实性却不是的。如果我们真的希望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,就需要抛弃这些陈词滥调,以开放的心胸去体会、接纳并尊重别国的不同和差异。求同存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基之一,更是跨国文化交流的核心。希望越来越多的留法学生可以摒弃所谓的“经验主义”,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体验法国文化,收获一段与众不同的留学经历。

张家港法语培训_法国文化的“三不”

网友评论
0条评论 0人参与
最新评论
  • 暂无评论,沙发等着你!
百业店铺 更多 >

特别提醒: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、产品及其它相关信息,均由用户自行发布。
购买相关产品时务必先行确认商家资质、产品质量以及比较产品价格,慎重作出个人的独立判断,谨防欺诈行为。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