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特点
运行速度快:为提高运送效率,客梯运行速度通常较快,中低速客梯速度一般在 1.0-2.0m/s,高速客梯速度大于 2.0m/s3。
自动化程度高:多采用集选控制等方式,乘客进入电梯轿厢后,按下操纵盘上所需到达的层楼按钮,电梯即可自动运行到达目的层3。
设施齐全:配备了诸如限速器、钳、缓冲器、门锁装置等多种保护装置,以确保乘客的乘梯。
装潢美观:轿厢内部装修精致,照明充足,营造出舒适的乘梯环境。
使用频率与时间
客梯:在上下班高峰期或商场营业时间等特定时间段内,使用频率较高,且使用时间相对集中,对电梯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要求较高。
货梯:使用频率相对较低,但使用时间可能更不规律,可能在白天和晚上都有使用,具体取决于货物的运输需求。
压力式超载保护装置
工作原理:利用安装在轿厢底部与轿厢架之间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负载压力。当轿厢内有乘客或货物进入时,轿厢的重量会通过轿厢架传递到压力传感器上,压力传感器根据所承受的压力大小来判断负载情况。
判断与控制: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送给控制系统。与称重式类似,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所对应的负载重量超过额定载重量时,控制系统会启动超载保护程序,发出警报并阻止电梯运行,直到超载情况解除。
电磁干扰:电梯周围的电磁环境较为复杂,如果超载保护装置的电子元件受到电磁干扰,可能会影响其正常工作,导致误判。例如,电梯的电机、变频器等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电磁场,可能会干扰传感器的信号传输和处理。
软件算法问题:超载保护装置的控制系统软件算法如果存在缺陷或不合理之处,也可能导致误判。例如,软件在处理传感器信号时,可能会因为滤波不当、阈值设置不合理等原因,错误地判断电梯超载。